2014年行业盘点之钢铁业“缺钱”成常态

   2015-01-28 中国不锈钢市场网1180
核心提示:一、钢铁行业盈利现状分析赚钱难、融资难、盈利模式单一依然是绝大多数钢贸商的共同现状。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65%以上
一、钢铁行业盈利现状分析
    赚钱难、融资难、盈利模式单一依然是绝大多数钢贸商的共同现状。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65%以上的钢贸商吨钢净利低于10元,82%的钢贸商连正常生产经营资金需求的一半都不能得到满足,70%的钢贸商盈利模式扔主要是倒买倒卖赚差价。


1、对于当前的钢铁行业而言,资金无疑是最让人头疼的问题。
    进入2014年以来,因资金链断裂钢厂停产、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的事件屡见不鲜。2014年年初,包括山西立恒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内的6家山西钢企联合组建了晋南钢铁贸易有限公司;河北计划将唐山市区10家企业整合成渤海钢铁集团……类似的故事在这一年里不断上演。江阴西城钢厂的破产也成为国内钢厂破产潮的开端。
  不论是国企,还是民企,在如此低迷的市场面前,日子一样不好过,未来也还会有更多的钢企要走上破产重组的道路。2014年可以说是钢铁产业的洗牌年。
  目前,整个钢铁行业产能持续过剩,国家持续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但收效不大;需求疲弱,钢材价格跌跌不休,行业盈利水平持续低迷;银行系统严查信贷风险,钢铁行业上下游信贷均受限,资金风险持续偏大。
   (1)钢铁行业融资主要渠道仍然是银行。
目前70%的企业资金来源渠道仍然主要是银行,10%来自非金融类国企托盘,3%来自电商平台。
 
2、金融部门的不支持,钢铁业缺钱让人“头疼”

  目前国内金融业的销售利润率达到百分之二十几,而一般制造业的利润率之百分之五,钢铁业更是只有百分之零点几。
  尽管各方面多次否认银行对钢铁业停贷,但是随着产能过剩、全行业亏损等局面的加剧,国内钢铁企业近两年遭遇越来越严格的银行贷款政策,尤其是围绕钢贸商群体爆发债务之后,钢铁企业更不受银行业待见。
  钢铁行业贷款情况:
  如下图显示:仅32%的企业融资平均月息在1分以下,49%的在1-1.2分,14%在1.2-1.5分,5%在1.5分以上;25%的企业基本拿不到银行的贷款,21%的企业只能拿到正常生产经营所需资金10%-50%贷款,只有19%的企业能拿到正常生产经营所需资金50%以上的银行贷款。


  虽然钢铁行业本身也存在产能过剩等问题,但是当前的困境主要还是是金融部门的不支持造成的,金融业没有创造有利于行业发展的客观环境。银行对钢铁的重新支持主要是风控问题解决不了,早前因为失血太多,现在需要补血,就必须再造输血系统,找到新的风险控制方法。
  不过,钢铁企业也在想办法突破资金困境。中钢协副秘书长屈秀丽曾透露,今年以来钢铁企业加大了资金来源调整的力度,通过直接发债等方式减轻对银行贷款的依赖。
  今年以来钢铁企业加大了资金来源调整的力度,通过直接发债等方式减轻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截至9月份,大中型钢铁企业的长期借款为9830亿元,短期借款为3590亿元,累计14000亿元左右。
  中钢协指出,企业负债率下降,银行借款减少,表明企业在控制债务规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方面有些效果,但是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应收应付账款继续上升,企业应合理控制产量释放,加强资金管控,防范资金风险。
 
3、钢铁业盈利创新高 有力回击“中国钢铁业必将崩溃”奇谈怪论

  上半年钢企的利润也的确已经薄如纸,2014年上半年,我国钢铁企业的钢材销售结算价格已经降至每吨3212元,也就是说每斤只能卖1.6元,有人说,这简直就是白菜价。2014年8月末公布的钢铁协会钢材综合价格指数更是达到近十年来的最低点,跌至90.63点。
  不过在2014年第三季度后,中国大中型钢铁企业终于实现了主营业务扭亏,1-9月份的资产负债率也同比下降了0.72%。这归其原因,还是在铁矿石、焦煤等主要原燃料价格下跌幅度远超钢材价格的形势下,我国钢铁行业的盈利水平和经营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这也表明了,采购成本的大幅度下降,对我国钢铁企业制造成本的降低和盈利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产能过剩和需求下降的双重狙击下,中国钢铁业的生存状况反而出现好转,有力回击“中国钢铁业必将崩溃”奇谈怪论。
  根据中钢协今年10月份的财务数据,列入该协会统计范围的全国88户重点单位中有67户盈利,21户亏损,亏损面为23.9%,比4月份出现的最高数据45.5%有大幅下降。报告期内,各企业累计实现利润227亿元,同比增长61.3%,增加86.1亿元;资产负债率5月~9月实现“五连降”,钢铁业的负债情况正在逐步改良,工资总额比去年同期增加42.7亿元,增长4.83%,钢铁业职工收入增长幅度远超CPI。

(1)虽然盈利情况好转,但钢铁行业利润微薄是无可厚非的事实。

  2014年上半年18%亏损,17%盈利在1-5元/吨,29%盈利在510元/吨,35%盈利在10元/吨以上;对于2014年的利润同比变化情况,只有14%的企业预计增长105-30%,39%的企业预计基本保持不变,10%的企业预计同比下降10%-30%,36%的企业预计下降30%以上。
  有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中钢协统计的88家大中型钢企累计利润是162亿元,这里面还包括矿山和非钢产业创造的利润;而国家发改委公布的规模以上钢铁冶炼压延行业(不包括铁矿行业)的利润为508亿元。
  以上数据意味着,除了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外的民营中小企业实现利润至少有346亿元。而88家大中型钢企这162亿利润中再减去宝钢几十亿利润和个别民企的利润,国有钢企总体上是亏损的,甚至部分国有钢企平均每个月亏损亿元以上。可以毫不夸张的讲,国有钢企已成为整个行业的亏损大户。
       

     
    二、“新常态”下钢铁行业不改革无生存

      纵观2014年,政策刺激乏力,内需低迷不堪,落后产能淘汰,环保整顿加码,钢铁行业产能产量依旧全面过剩。
      2015年我国钢铁行业依然面临着严峻挑战。首先,全球铁矿石供大于求格局加剧,原料矿价跌势未止,成本支撑不足;其次,“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将实施,或淘汰或治理,环境治理刚性约束钢企发展;其三,新增产能投产多,落后产能淘汰慢,将形成更加尖锐化的产能过剩格局;其四,国际反倾销力度增加,出口退税改革限制,外销市场减弱显而易见;其五,国内稳增长策略保持,未来基建投产增速缓慢,钢市需求未有大改观;最后,钢企转型整合加大,优胜劣汰加剧。
      我们由上可知,仅仅依靠钢铁产业来盈利的钢企已经基本不存在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谋求其他生存辅助。
      2015年将是全面改革“推进年”,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改革的步伐必然会加快。2014年由国务院、工信部等12个部委等发布关于企业重组的政策密集出台,从政策面上将要解决阻碍深入改革的种种问题。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钢铁业正紧随经济新常态进入钢铁业的新常态,而随着钢材消费进入“峰值弧顶区”,自身改革不到位的企业面临的生存形势将更加艰难。
      钢铁企业加快分化,加快布局调整将成为新常态。眼下,钢铁企业经营都面临困难,但是好、中、差的区分已经越来越明显,区域不合理、结构不合理、自身改革不到位的企业面临的生存形势更加艰难,尤其是内陆型企业面临的压力更大,这就意味着新常态的到来,必然加速行业内的分化。
      钢铁企业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围绕企业战略定位与发展愿景深化体制与机制变革,打造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特色企业,通过改革激活并强化企业的内生动力。钢铁企业如果不加大自身改革力度,就难以实现转型升级。
      对于15年中国的钢铁行情依旧持谨慎的态度,缺乏基本面的支持,钢企生存之路仍艰难。钢铁企业要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尤其要盘活现有资金存量,有效压缩产成品库存,清理无效投资;坚持“不给钱不发货”经营原则,严格控制应收账款,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负债率。同时,要进一步做好直接和海外融资工作,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大力降低财务费用;要密切关注资金链安全,防范资金风险。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陶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