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钢材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2014-01-06 820
核心提示:研究钢材市场趋势,未雨绸缪,正确应对与前瞻引导,对于钢铁行业调控者、生产经营者和投资者而言,都具有重大意义,应当予以高度
 研究钢材市场趋势,未雨绸缪,正确应对与前瞻引导,对于钢铁行业调控者、生产经营者和投资者而言,都具有重大意义,应当予以高度关注。未来中国钢材市场将会呈现那些重大趋势呢?
 
  粗钢需求将突破10亿吨关口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1月11月份,全国粗钢产量71286万吨,同期钢材进口量1287万吨,折算粗钢1355万吨,两项相加,1月11月份全国纳入统计的粗钢新增资源量为72642万吨,预计全年粗钢新增资源量接近8亿吨。如果将部分未纳入统计的粗钢产量计算进去,2013年全国实际粗钢新增资源量约为8.4亿吨。
 
  总体来看,2013年企业基本处于去库存化过程之中,钢铁全产业链尤其是贸易商与下游消费者们对于前景普遍谨慎,尽可能地压缩库存,甚至连正常冬储也予以放弃,因此无论是钢铁企业库存,还是社会库存都不会增加很多,初步估算与上年比较,全年新增库存最多不会超过3000万吨。
 
  一般而言,当年钢材新增资源量减去库存增加量后,就是这一年的钢材消费量(含直接出口,下同)。这样算来,2013年我国实际粗钢消费量已经达到了8亿吨,比上年增幅亦不会低于6%,明显超出一些部门与机构预期,但这依然不是钢铁需求峰值。由于今后我国城市化的巨大发展、全球最大规模的中产阶级崛起,经济结构调整需要以及世界经济增长对于我国商品的旺盛需求,未来我国粗钢消费还有巨大增长空间。即便今后平均年度增幅回落到3%,数年内粗钢消费量也会越过9亿吨,向10亿吨靠拢,甚至突破这个关口。
 
  对此,要充分估计我国钢铁需求的巨大潜力,并据此作出宏观调控预案,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钢铁行业的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粗钢出口过亿吨将会成为常态
 
  这里所说的粗钢消费需求,其中包括了出口贸易需求。这种出口需求,不仅是钢材直接出口,也涵盖了钢材间接出口,即由机械设备、交通工具、家用电器出口所带动的钢材出口。从全国钢铁总量平衡角度分析,不能将出口需求排除在外。
 
  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随着世界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逐步复苏,钢材消费势必会有较多增加,又由于世界粗钢富裕产能主要集中在我国,因此,世界经济复苏对于我国钢材的出口需求将会非常旺盛,预计未来粗钢出口量还会进一步增长,向2亿吨靠拢,占据国内同期粗钢产量的2成左右。具体而言,今后全球经济增长对于钢材出口的强劲拉动,除了传统消费需求外,还会出现两大亮点:
 
  一是世界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据境外研究机构麦肯锡预测,出于维持世界经济增长需要,到2030年,全球基础建设投资至少需要57万亿美元,包括道路、电力以及水力相关的项目,由此产生对于我国钢材的巨大需求,包括建筑钢材的直接出口需求与机械设备等间接钢材出口两个方面,对此不可小觑。
 
  二是全球高铁大发展。有分析认为,未来10年20年内,全球高速铁路将要进入较快发展的黄金年代,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巴西等国纷纷制订了规模空前的高速铁路发展计划。按照各国高铁发展规划,预计到2020年,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超过5万公里,未来7年内的新增里程将达到3万公里以上,直接投资将超过1.1万亿美元,近7万亿人民币。而我国在高铁建设成本、建设技术与建设运营实践方面,又具有巨大的比较优势,其中高铁造价只有国外造价的1/31/2.因此未来全球高铁发展对于中国高铁出口需求巨大。由于高铁属于钢铁消费强度很大的行业,平均每公里(全高架铁路)消耗钢材3000多吨,如果加上机车等设备,其用钢量会更多。中国高铁出口势必带动相应数量的钢材间接出口,这是一项新因素。
 
  铁矿石进口水平进一步提高
 
  我国未来10亿吨的粗钢需求决定了粗钢产量与产能还有一定增长空间,按照这一产量测算,粗钢合理产能水平至少应当达到12亿吨规模。
 
  继续扩张的钢铁产量,势必会为铁矿石、焦煤等冶炼原料需求提供更大空间。由于铁矿石、废钢等冶炼原料的进口依赖性较高,国内需求的扩张势必拉动铁矿石进口相应增长。按照2012年全国粗钢实际产量(包括同期未纳入统计的粗钢产量)7.4亿吨,同期铁矿石进口量也是7.4亿吨,两者比例约为1:1.根据这个系数测算,未来全国粗钢产量达到10亿吨的时候,铁矿石进口量亦将需要10亿吨规模。而实际上,未来我国铁矿石与粗钢产量之间的系数很有可能会更高一些。这主要是因为国内铁矿石品位低、埋藏深,采掘与精选能耗太高,环境污染严重,从节能减排角度来看,不宜过多生产,应当以更大比重进口,优先使用进口资源。此外,随着各项成本因素,尤其是环保费用大幅增加,以及重体力劳动者供应趋紧,导致其工资费用迅速上涨,未来国内铁矿的边际成本会有很大幅度的提高,从而提升进口矿石的使用比重。
 
  国内部分钢铁产能向境外转移
 
  钢铁冶炼以及焦炭、矿石等冶炼原料生产都属于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内钢铁产量不断攀升,意味着环境污染压力加大。今年以来华北地区严重雾霾与钢铁企业开足马力生产有着直接关系。因此,未来全国10亿吨粗钢消费,尤其是超过2亿吨的粗钢出口需求的满足,无论如何不能都在国内长期生产,这是我国环境难以承受的。由此可见,我国钢铁企业必须走出去,将国内的部分钢铁产能向境外转移,由大规模进口铁矿石、炼焦煤等冶炼原料转为大量进口成品钢材,至少是进口各类钢坯,实现中国钢铁发展战略的重大转移,实现GDP能耗的逐步降低。有关部门应当对此进行顶层设计,前瞻引导,统筹布局。
 
  市场决定钢铁资源配置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按照这个总体思路,今后钢材供求关系的平衡,钢铁产能与产量的增加与减少将主要由企业自主决定,让市场盈亏在钢铁资源配置中起起决定性作用,而政府主管部门则退出具体项目审批及对产量多少的行政性干预。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消除经济利益上的寻租行为,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政府退出项目审批与产量行政干预,并非无所作为,今后主管部门只需做好一件事:即立规矩、做裁判,创造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当务之急,是要严格环保执法,并切断各级政府对于钢铁企业的补贴渠道,尤其是要取消对于国有企业的优惠政策,改变一切扭曲钢铁投资与生产的政府行为,消除阻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反市场行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抑制产能过剩的自动机制力量主要来自于市场压力,多数情况下是价格压力与成本压力。可以相信,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用不了太长时间,在价格下滑、部分企业严重亏损的巨大压力下,我国钢铁行业将会出现一轮兼并重组,真正淘汰落后,实现钢材市场的大体平衡和钢铁工业的做大、做强。
 
  提高环保标准,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提高吨钢环保成本,由此产生的巨大环保压力,还可以成为倒逼我国钢铁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措施,借此实现我国钢铁资源的全球合理布局。
 
标签: 钢材 市场 发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陶钢汇